環保部近日發布了首個全國性的大規模研究,結果顯示,我國有我國有1.1億居民住宅周邊1公里范圍內有石化、煉焦、火力發電等重點關注的排污企業,2.5億居民的住宅區靠近重點排污企業和交通干道,2.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。
這次大型研究名為“中國人群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”。研究顯示,我國人群暴露在受污染環境下的程度不容樂觀,現代型和傳統型環境健康風險并存,傳統型風險仍占主導地位。
據環保部有關負責人介紹,由于規劃和產業布局原因,我國有1.1億居民住宅周邊1公里范圍內有石化、煉焦、火力發電等重點關注的排污企業,1.4億居民住宅周邊50米范圍內有交通干道, 應盡快建立高風險地區的環境健康風險監測哨點,開展風險評估、預警工作。
與此同時,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,我國有5.9億居民在室內直接使用固體燃料做飯,4.7億居民在室內直接使用固體燃料取暖,2.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, 應加速實現生活用能清潔化和優質化,加快飲用水安全改造。
從城鄉比較來看,城鄉居民之間的暴露情況有很大的差異。城市居民平均每天室外活動時間為3小時,每日每公斤體重呼吸量為250升,農村居民分別為4.3小時和260升。報告分析,在大氣污染物濃度相同的情形下,城市居民暴露于大氣污染的健康風險是農村居民的70%。
環保部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環保部將認真總結前期工作經驗,努力做好針對嬰幼兒和兒童的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,力爭于“十二五”末發布相關成果。與此同時,環保部將繼續加強環境與健康工作,從調查、研究、信息共享、宣傳教育、能力建設各個方面增強技術儲備,不斷提高環境與健康風險管理能力,以實際行動探索環保新道路,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。2014-03-1
|